2025-08-27
從粉絲收藏到潮玩潮流——我們忽略的「安全感」

街景的變化:痛包與娃娃的潮流正在發酵

最近走在街頭,你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現象?透明痛包、亮色掛件、甚至整排小娃娃掛滿背包拉鍊——不只學生,就連上班族、潮人也紛紛投入這股熱潮。有人掛著三麗鷗,也有人掛著 Labubu;對粉絲而言,那更可能是偶像的代表娃或專屬週邊。

演唱會現場,痛包裡藏著連結

走進演唱會或潮玩展,最容易被震撼的就是那「全副武裝」的畫面:滿場粉絲肩上背著透明痛包,裡面吊滿偶像自拍小卡和聯名娃娃。對他們而言,這不只是裝飾,而是一種陪伴,也是一種宣示——「我帶你出門,你就在我身邊。」
proimages/Media_Room/Industry_News/itabag/3.jpg

從小卡到娃娃:收藏品的價值升級

韓國偶像專輯獨特的「隨機小卡」制度,讓小卡成了粉絲最珍視的收藏之一。收藏文化也因此水漲船高——一張小卡可能來自不同版本、通路限定,價值從 NT$80 到 NT$3000 不等。掉了,對粉絲來說,不只是金錢的損失,更像失去了一段珍貴回憶。
proimages/Media_Room/Industry_News/itabag/4.jpg

這股收藏潮流也蔓延到娃娃。過去包包掛件多是便宜吊飾,如今已經升級為限量聯名——像 Seventeen × Sacai × Labubu 的盲盒公仔,價值高到讓人不敢隨便帶出門,但潮流又逼著粉絲想展示:「不掛出來,好像沒參與這場盛宴。」

Z 世代「推活」文化的崛起

粉絲文化並非新鮮事,但近二十年來的變化卻格外顯著。2000 年代中期以後,網路與社群媒體的興起,「宅活動」不再侷限於房間,而是被帶進了公共空間。Z 世代粉絲特別願意分享自己的喜好——在 IG 發痛包照片、在 Twitter 曬小卡戰利品、在 Facebook 交流收藏心得,粉絲社群因此更開放、更多元。

這種現象在日本被稱作「推活」,指的是粉絲持續為偶像進行各種支持行為的文化。通常可以分為三種模式:

  • 應援(Support):購買專輯、參加演唱會、舉燈牌、刷榜,以行動表達支持。
  • 培育(Nurture):透過收藏與紀念,見證偶像成長,每一張自拍小卡都是陪伴的證明。
  • 擴展(Expand):跨界與二創,把偶像文化帶進生活——痛包、登山扣、IP 聯名潮玩都是最佳例子。

當推活從「收集」進化到「展示」,粉絲不僅追求更多元的周邊,也開始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——畢竟這些收藏品,既是金錢的投入,更是情感的寄託。

從登山扣到愛情鎖:周邊設計更懂粉絲心理

偶像周邊近年變得越來越有創意,功能也從「好看」走向「貼近粉絲心理」。

登山扣:原本是戶外工具,現在被偶像經紀公司改造成粉絲周邊,方便掛小卡、吊飾,讓粉絲能隨身帶著偶像走。
proimages/Media_Room/Industry_News/itabag/follow_登山扣.jpgproimages/Media_Room/Industry_News/itabag/SJ.png

(圖片來源: Weverse)

愛情鎖:韓國經紀公司甚至推出「字輪改英文、符號」的掛鎖,粉絲可以用偶像名字設置我與偶像的專屬密碼,多了一層與偶像的情感連結。
proimages/Media_Room/Industry_News/itabag/TXT.png

(圖片來源: Weverse)

Seventeen × Sacai × Labubu:跨界聯名潮玩的巔峰

今年最受矚目的跨界合作之一,就是 Seventeen 與 Sacai、潮玩 IP Labubu 及 Carhartt WIP 的聯名盲盒。這不只是單純的偶像周邊,而是四個潮流符號的集結,讓收藏價值與話題性同時爆棚。盲盒設計更放大了粉絲「抽到限定款」的刺激感,讓這些小公仔成為包包上最閃亮的存在。

但也因為這些聯名單品價值高昂,粉絲更不願只把它們鎖在展示櫃裡——掛在包包上炫耀,成為新的潮流;也因此,安全風險被放大了。掉了、被偷了,不只是金錢的痛,更是情感的斷裂。
proimages/Media_Room/Industry_News/itabag/labubu.jpgproimages/Media_Room/Industry_News/itabag/labubu_反.jpg

(圖片來源: Joopiter)

展示與保護:潮流背後的焦慮

不論是小卡還是娃娃,「帶出門展示」已經取代了「鎖在抽屜裡收藏」,成為新世代粉絲的共識。社群平台助長了這個趨勢。但同時也帶來一種新的焦慮:「如果弄丟了怎麼辦?」「萬一被偷了呢?」

透明痛包雖能防刮、防髒,但很少考慮「防掉落」與「防偷竊」;登山扣雖方便,卻也因扣具鬆脫或品質不佳導致意外頻傳。這裡存在一個被忽略的需求——專屬於粉絲收藏的安全周邊。未來如果能在周邊設計中,結合展示的美感與鎖定機制,或許能讓收藏不只「被看到」,更「被守護」。這可能就是偶像周邊與潮玩文化,下一步值得探索的新方向。

收藏的下一步,是「安全感」

從小卡到潮玩,從普通吊飾到聯名掛件,粉絲收藏的進化速度比我們想像得更快。當「帶著偶像、IP出門」成為潮流,我們也許該開始思考:收藏品不只要漂亮,更要安全。

下一次走進演唱會,看到滿街痛包和掛滿小卡的粉絲,也許你會想:這些陪伴,是不是值得更多一點守護?

Cookies

本網站使用cookie來提供最佳服務並改善使用體驗。 詳細內容請參閱隱私權政策。 您可以隨時變更您是否同意本網站使用Cookie。 若您繼續瀏覽本網站,即表示您同意本網站使用Cookies。

同意